10月30日,浙江传媒电影天堂
教授杨超应邀来院作《解变·重构:具有国际识别性的中国风格》专题讲座。讲座深入探讨了中国元素如何通过当代设计转化,形成国际性的视觉表达,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融合学术性与启发性的思想盛宴。


杨超教授的设计作品曾荣获德国红点奖至尊奖、德国iF奖、美国IDA国际设计奖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百余项,在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深厚造诣。讲座中,杨超从历史视角切入,回顾了17至18世纪“中国风”对全球设计的影响,如德国梅森瓷器的“蓝色洋葱纹”如何从中国青花瓷中汲取灵感并进行创造性转化。他提出,打造具有国际识别性的中国风格,关键在于将民族元素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相融合,通过“解变”与“重构”,使中国视觉元素转化为国际受众易于理解的视觉符号。杨超通过多个实际案例阐释了这一设计路径,例如,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大厦的环境陶艺作品中,他运用国际主义风格的网格系统,将八国语言字符与传统陶瓷釉色工艺相结合;在为顾家家居创作的作品中,则将陶瓷青花纹样与几何学框架巧妙融合,展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当代魅力。他还特别指出,面对“全球在地性”风潮中,品牌形象设计应从“国际主义”转向“国际融民族性”,将在地文化元素解构后融入国际化框架,以赢得不同地区受众的文化认同。讲座现场气氛热烈,互动环节师生踊跃提问。杨超教授以其丰富的国际设计经验与深厚的文化洞察力,为在座师生展示了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创新路径与方法,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深入思考。
